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聚焦学科观点凝练,深耕单元作业设计
发布日期:2025-03-27 14:59:59    来源:青浦区第一中学    作者:青浦一中

2025年3月25日下午,青浦一中政治学科组全体成员开展了思想政治学科“聚焦学科观点形成过程的单元作业设计”教研活动,各位教师对本阶段关于“单元作业设计”理论学习和反思进行分享,区教研员李碧玉老师莅临指导。

贾晓玉和吴海霞老师通过《单元作业设计:价值、特征与基本要求》一文通过明确单元作业和与其他类型作业的关系,指出单元作业的主要价值在于统筹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能弥补课时作业缺陷,且从单元的整体性视角出发能将整体培养目标、教学、评价、作业、资源进行系统思考。教师能以此加强统筹,培养对学科课程的整体把握和系统设计能力,从而更好发挥作业对学生的发展价值。

陈义荣老师以《新课改和“双减”背景下高中政治单元作业设计——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为例,指出单元作业设计注重整体,立足知识体系的基础中设计问题体系和多种评价形式的作业,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和核心素养的生成,要求教师综合课标要求、教材知识、学科核心素养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学情,提炼出本单元大概念作业设计。并以具体的作业设计《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课为例展开叙述。

冷怡彤老师通过《大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实操指南》《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等文分享了关于“单元作业设计”的体会:大单元教学首先是基于素养,基于大概念、大主题、大任务、大情境,最后形成大观念,除了自然单元,还包括学科内重组、学科间重组、跨学科重组等重组单元。做大单元教学,要依据认知结构图统筹安排课型、课时、任务、作业分配,并分课型课时实施。大单元作业设计要依据课程标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根据学生总和和个体的特点及需要,更好地达成教与学的任务,以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取代简单、机械、重复性的大量作业,达到“减负增效”,同时作业设计上要避免随意性、单一性、难度的不合理性、要求的统一性、综合实践作业的文本性以及学后反思作业的浅层性。

吴前岚老师结合《混合式教学情境下高中思想政治单元作业设计》一文分享了单元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教师要以学情为设计起点,了解学生的认知盲点、难点和痛点,明确作业目标;提供丰富的真实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运用学科知识、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采用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如基础巩固型作业、延伸拓展型、社会实践型等多种类型作业,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大课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如在作业评价上采用结果性和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生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在生生互评中,寻找差距,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学科知识。

汪婷老师认为单元作业设计要遵循从基本知识点训练开始,逐渐形成学科的基本观点,能根据已有知识结合材料能表述出相应观点,从而理解知识概念和认同价值观。结合思政学科进行反思,虽然作业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事实上作业研究比起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欠缺。“双减”走向纵深的背景,作业的质与量既是热点也是难点——学生作业时间少、既有作业与学情、教学的脱节、作业改编工作难度大,并没有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重温学科观点的形成,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认同,单元作业设计是有效途径但在有限时间内容设计难度。当前学科组可配合工作,结合庄老师的要求和学生学情,在高一高二阶段加强好常识性知识的训练,“双减”大背景下单元作业设计也需要校际之间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学科组组长陈露嘉老师分享露单元作业设计的交流与思考:指出对于作业首先学校内部备课组学科组之间要做到加强互动、资源共享,每届老师可对共享的题型在页面评价性备注供下届参考,提供应用效率;规划单元作业设计有有学科素养目标达成的意识,作业的选编和采用都要将问题融入真实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完成作业组要有预估时间要求,适应考试节奏;书面作业和综合实践作业相结合;分层作业实践上可采用设计学有余力的学生单独来领作业的方式;注重作业的结果和过程评价,通过作业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同时指出下一阶段教研活动的主要任务,在确定单元作业设计基本模版的基础上,各位老师可开始设计单元作业设计的初稿,届时进行交流分享。

李碧玉老师对此次教研活动予以肯定,指出四大亮点:其一本次教研活动有“教研活动任务书”作为工具支撑;其次,教研活动学习先行,把理论学习的心得进行交流,在理论支撑引导教研实践;第三,年级组之间形成可持续的经验分享,肯定了组长带领下高三组的交流活动。第四,学科组团队具有综合的专业能力和优秀团队学习的氛围。

同时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结合王月芬老师关于讲座分享,强调对主题作业设计内的新题型可提供学习策略指导和思考支架;作业设计时可实现内容、能力和学科的综合,内容综合上可以跨模块整合必修和选修模块知识;作业设计成稿要凸显实践性,要对学生的作业实践过程进行说明,例如对正误率进行数据记录;不同层次学生的做题感受;呈现典型题型进行说明,据此为后续改进的依据。作业设计开始时需要对作业设计的目的进行说明,注意点题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中国学生发展素养培养。设计和改编题目要采用问题情境的真实性。其次,教研组可以整合单元作业设计与其他各种活动,可以结合高三的选题、课堂教学情况创设、模拟政协、小论文评选等学生实践活动开展。充分利用组内各老师的优势分配具体任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