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课例实践与交流”主题教研
发布日期:2023-12-22 10:30:16    来源:青浦区第一中学    作者:廖梦思 浦妙芬

12月21日下午,我校地理教研组开展了“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课例实践与交流”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地理教研组组长赵丽萍主持,东湖中学田艳丽老师现场观摩。

廖梦思老师进行课例说课,地理组其他成员基于教学实践,交流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现状与策略。

课例选取廖梦思老师执教的一节“长三角一体化”示范课——《自然界的水循环》。本课通过问题导向、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方式展开教学,以青浦一中校园常见的积水情况作为教学情境,通过学习水循环知识,借鉴海绵城市排水防洪思路,引导学生分析校园内涝的原因并对校园的道路系统、运动场地和排水系统等提出合理的改造措施。

研讨环节,廖梦思老师介绍了此次教学展示的背景和教学设计思路,还分享了备课过程中不断试错、改进的过程。老师们均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是课堂地理实践活动开展的范例。席雅娟老师从“生活性与学科性”“实践性”两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认为本节课促进了学生对真实世界中地理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研究能力;杨荣老师认为本课容量大,就地取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获得感和价值感;沈慧其老师从学科特点和创新性两个角度分享了感受;赵丽萍老师则从项目化案例设计的角度对本节课进行了重新架构,并鼓励大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活动的第二环节是进行主题研讨。赵丽萍老师介绍“地理实践”的含义和要求,学校三类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席雅娟老师认为限制课堂实践活动开展的因素很多,如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之间的矛盾、学生实践意愿不强等;王佳伟老师结合《地球公转》课例,强调了数字化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杨荣老师认为不仅要重视地理实验,还应重视人文地理中社会实践类活动,随后分享了自己的实践课例《产业结构变化调研》(该课例入选上海市精品课);沈慧其老师梳理了实践类活动的实施路径,鼓励大家要敢于挑战不可能,关注教学细节,深挖背后价值,充分利用各种校园资源,开设选修课和社团活动课,延伸地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赵丽萍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大家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努力,鼓励大家重积累重分享,力争集教研组全体力量形成校本案例集。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