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下午,青浦一中基础教育集团“1+1+N”项目化学习共同体研修坊活动在青浦一中阅览室顺利开展。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丁书林老师为来自六所集团校30余位研修坊的老师进行指导。
成都市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陈昱霖老师分享了初中信息科技学科项目化学习案例。陈老师从项目设计、项目实施、流程梳理三个方面进行分享:在项目设计要注意目标的精准定位;在评价的过程中须为学生提供清晰的评价指南,设计系统标准的评价量表可以确保学生评价的一致性,使评价结果更加公正可靠;在项目实施环节中,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正是项目化学习开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元素。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雷科建老师分享了高中物理学科项目化学习案例。雷老师强调了项目化学习模式主要由“情境挖掘、确定主题、目标设立、任务制定、任务分解、项目实施、展示评价、反思总结”构成,它们之间环环相扣,并通过分享《设计一款实用的简易变速传动模拟装置》这一案例,为与会老师展示了项目从无到有的过程。最后学生展示的项目成果,更是让与会老师眼前一亮,感受到了项目化学习的魅力所在。
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丁书林老师对以上两个案例进行了深度剖析,他强调项目化学习就是以学生做项目的方式而进行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设计、实施与反思这三点重要因素,在题目的设计中,一定要体现对象、问题、成果这三元素的体现。他着重提醒与会教师在项目化学习实施中的突出问题:1.主题与项目不分,项目与活动不分;2.情境与情景不分;3.知识结构与学习脉络不分;4.任务与活动不分;5.一般问题与驱动问题不分;6.项目选题背景描述不清晰。
研修坊教师们也向丁老师提出了若干疑惑之处,丁老师逐一解答。通过这次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与会教师们不仅对项目化学习的核心理念、实施步骤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还掌握了更多实用的操作技巧与解决难题的方法。“乘风立潮头,扬帆追梦行”,老师们均表示,今天的学习经历极大地拓宽了教学视野,增强了对项目化学习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信心与热情。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将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运用项目化学习,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