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青浦一中高中化学学科组开展了以“加强活动设计,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主题的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高中化学学科组长王莉莉老师主持,主要内容是结合高一备课组李蓓蓓老师的《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一课进行研讨。
首先,李蓓蓓老师就这节课的设计进行了说课。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盐溶液呈酸碱性的规律以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水解的实质。课上主要是通过:提出问题、实验探究、理论分析、讨论总结、课堂练习、实验验证、教师引导等多个环节的精心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以达到师生的双向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接下来,组内的各位老师对问题设计和活动设计分别进行了点评。
1、李老师的课的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参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用电离理论和平衡移动原理展开讨论,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3、织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对盐的组成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熟悉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之间的内在联系。
4、以讨论、小结的方式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盐类水解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让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究,验证自己的假设。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探究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新问题,引导学生沿着自己设定的方向推导出正确的结论,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能落实知识点。
最后,王莉莉老师总结这次研讨活动,其他老师也达成了共识。在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上,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把教学内容整合为具有一定主题的结构化的教学单元:要密切联系自然、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和热点问题,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尽可能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要把学习活动开展作为课常教学的主线,让学习活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