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日至5日,通过自荐、推荐的途径,青浦一中精心选拔出38名优秀学生,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成功开展了以“青少年城市生态研究”为主题的课题夏令营。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上海奉贤区科普促进会携手策划,旨在通过“生态素养培育”这一特色,以“课题”为载体,为同学们搭建起深入探索城市生态奥秘的桥梁。
夏令营伊始,学生们在奉贤区科普促进会秘书长刘波老师的引领下,迅速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导师团实现无缝对接,组建起跨校际的科研小团队。刘老师不仅为同学们讲述了文献检索的方法,还引导学生们掌握了信息获取的关键技能,为后续研究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师生们围绕既定的研究目标与主题,明确任务,查阅资料,展开了紧张而充实的项目化学习。他们不仅撰写了规范严谨的开题报告,还精心制作了演示文稿,准备在开题报告会上大放异彩。在7月2日的开题展示中,各小组以饱满的热情和创新的思维,赢得了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专家孙旭老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师团队、奉贤区科普促进会副会长金老师等专家高度认可。
实验阶段,同学们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了各项实验任务,并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成功完成了研究报告的撰写。活动中,他们不仅学会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还培养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7月5日的结题汇报会上,各小组充分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收获了专家们的宝贵意见与未来研究方向的指引。夏令营在参观香精香料实验室后圆满落幕,每位参与者均获得了结题证明,以表彰他们在活动中的优越表现与不懈努力。
通过此次夏令营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了科研的魅力,更深刻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及团队协作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未来的学术探索与个人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感受:
我荣幸地参加了本次为期五天的夏令营活动,在这短短的五天里,我们团队就要完成一份完整的小论文,这对我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我和团队里的同学们在导师的帮助下一起做计划,着手实验,数据分析并完成最后的小论文,在这一过程中我离不开团队中团结的力量,也离不开导师的帮助。这让我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这关于城市生态研究的夏令营中,我同样了解了自然城市的意义。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各位专家教授中肯的建议,让我获得了宝贵的知识与经验,同时 他们对待科研认真的态度、方法以及不断探索的精神也值得我去学习体会。本次活动不仅拓宽了我的科学知识,同样激发了我对自然城市这一课题的兴趣。
最后,我要感谢这次夏令营。它为我打开了科学探索这一扇大门,同时也为我以后的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我也更应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学习,将严谨认真的态度贯彻到学习中去。
高一八班 赵思成
经过这几天的实验与探究,从点点滴滴的合作,探索和学习中不仅仅丰富了知识积累,了解到什么是混凝工艺和絮凝剂,及它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让我掌握了学习探究的方法,如对照组实验等等,收获了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还开拓了我的眼界,如了解了我国目前的水资源情况恶劣,让我学会从身边思考,从小事思考,为了如何解决问题而思考,为了人类,为了世界而思考,培养了我的责任意识与探究精神。让我初步认识了什么是混凝工艺,具体步骤有那些,如何科学的进行实验。并且认识了有机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他们在混凝工艺中都有哪些不同的效果。最后在实验中发现,将两者混合使用时,效果最佳。综上所述,我在这次夏令营收获颇丰。
高一九班 杜一
这次夏令营的经历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深刻而宝贵的学术探索之旅。
首先,我深刻感受到了科研的严谨与魅力。在夏令营中,我有幸接触到了一些前沿的科研项目和优秀的科研团队。他们对待科研的认真态度、严谨方法以及不断探索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
其次,我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在夏令营的科研项目中,我学会了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长处。我意识到,科研并非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和共同努力。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后,我要感谢这次夏令营给我带来的宝贵经历。它不仅让我对科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还让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优秀的导师。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学习、积极探索。
高一二班 钱景言
五天生态夏令营活动,让我获益匪浅。
在本次夏令营中,我们历经五天完成本次报告。我们互相磨合和体验大学生活。在实验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辅导老师的一句话,实验数据分析必须“有所求”,数据分析不是拿到数据就开始乱做,而是要明确目标和需求,根据这些需求做有针对性的数据分析,让我深刻体会到数据分析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在接触到这个领域时,我只是简单的认为数据分析就是单看数据找规律这么简单,但是通过这次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我发现这个领域其实要求我们具备很多方面的技能和认知。如数据分析和画图,有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spss)和画图软件(origin),通过这些分析工具我们可以更加快速和准确地分析数据,理解实验结果。可能因为我们是高中生,在生态研究方面的能力和经验有限,这次为期五天的夏令营活动时间也有限,所以实验的结果难免有误差,报告也有不足之处。但这次夏令营为我们以后的科研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能进行更系统、专业的生态研究,进行长期的检测和多次重复实验,关注土壤其他方面的变化,来进一步探讨,以此得出更精确的结果。
最后我们深刻体会到实验并不是一蹴而成,有时候实验结果会因各种原因而变得不理想,在这时,我们需要回顾整个实验过程,如果确定操作没问题,那么应该勇敢的接受这个结果并解释原因,进而找到解决方案。
高一八班 徐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