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发展 > 研修动态 > 正文
精研作业巧设计 深耕素养育新篇——青浦一中高中物理组"双新"背景下课时作业设计主题研修活动
发布日期:2024-11-14 14:44:22    来源:青浦区第一中学    作者:青浦一中

2024年11月13日下午,青浦一中高中物理学科组围绕“双新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课时作业设计”开展了专题研修活动。本次活动由学科组长叶强老师主持,全体高中物理教师参与,旨在探索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课时作业设计的创新路径,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首先,叶强老师强调了“双新”背景下课时作业设计的重要性,指出课时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应紧扣学科核心素养,兼顾基础性与拓展性,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他特别强调,作业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随后,教师们结合教学实践分享了课时作业设计的经验与思考:孙秀丽老师提出,课时作业应注重情境的真实性,通过贴近生活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她以“机械能守恒”为例,设计了“过山车能量转化”的作业任务,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物理规律。陈希老师建议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点评,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并且分享了“作业评价量表”的使用经验,通过量化指标提升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夏钦老师针对学生差异提出分层作业方案,例如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探究性任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她以“电路设计”为例,展示了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的分层设计思路。冯春萤老师强调作业设计的科学性,认为题目选编需符合学科逻辑,避免脱离实际或过于抽象,确保学生能够通过作业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她特别指出,作业中应避免出现歧义性问题,确保表述严谨、清晰。莫春静老师建议增加动手实验类作业,如“制作简易电动机”,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电磁学原理的理解。她强调,实践类作业不仅能激发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叶强老师总结时指出,在“双减”政策下,课时作业设计需在“质”与“量”上寻求平衡,避免机械重复,注重思维训练。他鼓励教师以单元目标为导向,将课时作业与单元作业有机结合,形成系统化的学习链。同时,他布置了下一阶段的任务:各教师需结合本次研讨成果,完成一份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课时作业设计初稿,并在后续教研活动中进行展示与交流。

本次研修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明确了“双新”背景下课时作业设计的方向。通过经验分享,大家深刻认识到,高质量的课时作业设计需要兼顾科学性、情境性、分层性和实践性,同时提升作业的互动性和趣味性。高中物理组将继续探索高效、科学的作业设计模式,助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