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3日至27日,由克拉玛依市教育局主办、上海市长宁区、青浦区教育局联合协办的2024年上海教育名校长领航计划系列活动在克拉玛依圆满举办。作为上海援克的一项重要举措,活动汇集了沪克两地基础教育名校长、专家,共同探讨“双新”改革发展和师生成长之路。青浦一中校长陆飞军受邀参加此项活动,并作主题发言。
9月24日上午,“聚焦双新改革,助力师生成长”名校长主题论坛活动在克拉玛依市教育局报告厅举行。
青浦一中校长陆飞军作《素养导向,“双新”驱动——青浦一中高质量课程与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的发言。他以时代背景、课改方向、热点趋势、校本实践、阶段成效和后续发展6个板块,详细介绍了“双新”改革背景下,学校在课程与教学体系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和有效做法。
一、紧扣时代背景
青浦一中严格遵循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蓝图以及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版2020年修订)》及一系列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一体化系统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
二、聚焦课改方向
(一)凸显校本特色的学校课程规划
学校以国家课程为主干主体、以校本课程为拓展补充的学校课程体系。学校聚焦“生态素养”特色,开发形成“1+3+N”生态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二)体现“双新”要求的课程教学实施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树立系统的教学改革观念,通过“目标引领、课程统领、教材改革、课堂转型、考核促进”五环节一体化改革策略,确保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的全面落地。
三、响应热点趋势
(一)启动项目化学习,拓宽“双新”实施路径
作为青浦一中基础教育集团“1+1+N”项目化学习共同体的牵头负责校,青浦一中已建立常态化工作运行机制,承担了校际协调组织和资源整合的区域任务,正积极推进项目化学习共同体发展。
(二)开展深度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坚持“学思践悟、研训一体”行动准则,构建了“一二三四八”校本研修运作模式,深化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品质。
(三)依托数字赋能,推动学业评价改革
我校依托市三个助手平台建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系统,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导向评价,将评价置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和学习链条的各个环节,促进评价方式的转型。
四、做实校本实践
(一)厘清项目“明细表”
学校梳理整合出理论学习、课程开发、机构整合等八个子项目,在实践研究中深耕细作,聚焦核心素养,全力推进学生评价改革、课堂教学转型、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实践项目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设计项目“流程图”
学校系统构建了聚焦核心素养学科实践的推进框架,也设计了学校层面具体实施的推进策略。
(三)落实项目“任务书”
1.理念先行,教师培训是出发点
学校推出“锚定‘双新’,建设学校高质量课程与教学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时代新人”等讲座,“项目化学习的教学设计”“项目化学习选题设计”等课程,”双新”微论坛等教师经验共享平台,已逐步形成”双新”推进校本培训体系。
2.全员参与,课堂转型是关键点
课堂是“双新”项目实施的主阵地,学校构建问题活动样态的“生态课堂”,鼓励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问题与活动相匹配,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的新样态,推进育人方式的变革。
3.备课组协同,学科“四合一”是着力点
“四合一”对照表指围绕“双新”项目实施,结合任教学科就“内容要求”“核心素养”“教学质量要求”“教学检测题型”进行四合一的设计与实践。
4.学科组聚力,大概念课程是突破点
学校鼓励教师基于“项目化学习”“单元教学设计”等开发大概念课程。通过学科组聚力,在专家的指导下,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目前学校开发了7门大概念课程。
五、展望后续发展
(一)即时评估成效,及时修整研究
通过多途径了解最真实的研究情况与成效,及时调整其中不足之处,完善研究方法,达成切实的研究成果。
(二)继续探索五环节中的突出问题
在各环节中确有诸多共性问题凸显,需要下阶段以“微主题研究”“跨学科研修”形式去加以解决。
(三)以闭环研究凸显五环节一体化
后续以学科某一册教材为研究对象,实施“目标确定”“课程设计”“教材实施”“课堂实践”“检测评价”的闭环研究,实现研究实践的系统化。
(四)完善制定课程与教学管理体系
有待于建立一套面对问题解决需要的、基于项目研究管理评估制度。
(五)优化教师培训课程保障体系
面对教师不同梯队的成长需要,学校将加快完善校本培养体系和师训课程体系,萃取可推广的教师培训经验,引领集团学校教师协同发展。
陆校长最后展望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充分发挥基础教育集团龙头统筹作用,展望“双新”目标,咬定“双新”高质量不动摇,激发集团办学活力,为高质量教育强国,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